跨越秦岭 歌动三秦 双城联动唱响文化交融 第三届“山水安康 大美榆林”陕南陕北民歌交流展演圆满收官

新闻资讯 发布时间:2025-08-20

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, 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,搭建陕北、陕南民歌互动平台,彰显民歌艺术魅力,促进榆林安康两市文化交流。第三届“山水安康 大美榆林”陕南陕北民歌交流展演于8月1日在安康市镇坪县正式拉开帷幕,8月16日在榆林市东沙文体馆圆满收官。此次活动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,陕西省文化馆、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、榆林市文化和旅游局、安康市文化和旅游广电局主办,榆林市国家级陕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管理中心、榆林市文化馆、安康市群众艺术馆、安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、安康市陕南保护和发展研究中心承办,活动以“山水安康 大美榆林”为主题,汇聚安康、榆林两地优秀民歌手,将两地最具代表性的《圪梁梁》《兰花花》《山丹丹开花红艳艳》《东方红》《天下黄河九十九湾》《郎在对门唱山歌》《送饭调》《上茶山》《汉江渔歌》等民歌艺术原汁原味的呈现给线上线下观众,旨在传承、弘扬优秀民歌艺术,通过交流展演的形式,凝聚两地人民情谊,弘扬优秀传统文化,推动两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、传承与发展。


活动首站于8月1日在安康市镇坪县拉开帷幕,随后分别在安康市白河县、岚皋县、紫阳县高桥镇、紫阳县蒿坪镇金石村以及汉滨区进行了民歌展演。8月12日,接力陕南的热情,活动在榆林市绥德县激情开唱,随后分别在佳县、横山区,并最终在榆林市东沙文体馆盛大收官。陕北炽热的“信天游”和“爬山调”,碰撞着陕南的“山歌”与“小调”,共同谱写着三秦大地上的华美乐章。此次陕南陕北民歌交流展演活动共进行了10场次,真正践行了优质资源直达基层,线上线下共吸引了120余万名观众观看。


陕北民歌,诞生于黄土高原的辽阔苍茫,曲调高亢嘹亮,情感奔放炽烈,如黄河奔腾般撼人心魄,常抒发对生活的热爱、对命运的咏叹。此次交流展演,正是这两种风格迥异却又同根同源的民歌艺术一次深度的“对话”与“碰撞”。陕南民歌,根植于秦巴山水的灵秀,旋律婉转悠扬,歌词细腻含蓄,如巴山细雨般浸润心田,多反映水乡劳作、儿女情长;陕南陕北民歌交流展演不仅是一场场视听盛宴,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。

从汉江之滨到无定河畔,从秦巴秘境到黄土高原,第三届陕南陕北民歌交流展演用最质朴、最深情的歌声,架起一座跨越地理阻隔的文化桥梁,让三秦大地的文化血脉在歌声中交融共振,共同唱响新时代陕西文化的繁荣强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