陕西横山:老腰鼓焕发新活力

新闻资讯 人民网 发布时间:2025-09-25

9月27日,一场集中展现非遗传承活力的群众文化活动——横山老腰鼓非遗进校园成果集中展示,将在榆林市横山区拉开帷幕。

作为陕北文化瑰宝,横山老腰鼓历史悠久,是当地“逢年必闹,遇节必舞”的标志性文化符号,不仅形成了文、武、文武三大艺术流派,更以“伞头引领、阵图变化、鼓乐交融”的独特表演形式,成为研究中国传统舞蹈的“活化石”。其鼓声尽显黄土高原豪迈坚韧,既承载着当地农耕文明与边塞文化的集体记忆,也是群众表达情感、庆祝丰收、祭祀祈福的重要方式。

为了让非遗瑰宝在新时代焕发生机,横山区始终秉持“非遗传承从娃娃抓起”理念,系统性推进“非遗进校园”工程。一方面,将老腰鼓纳入中小学社团课程及职教中心表演专业方向,开发“基础动作教学+文化历史讲解+现代艺术融合”三维课程体系,编写《横山老腰鼓教程》供学生系统学习;另一方面,鼓励校园探索创新,横山区第二中学首创“腰鼓操”,将传统鼓点与课间锻炼相结合,实现非遗传承与体育教育的双向赋能。

截至目前,横山区超1.2万名学生利用体育课、课间操时间接受腰鼓培训,300余名校园腰鼓骨干崭露头角,非遗传承“青春方阵”加速成型。此次参与成果展的5000余名学生,正是利用课余时间紧张排练,以扎实的功底和饱满的热情,为观众呈现半年来的课间操训练成果。

近年来,横山区以系统性思维推进非遗保护工作,政策方面,出台专项管理文件,将非遗保护纳入“十四五”规划,每年投入专项经费保障传承人补助与活动开展;人才方面,认定各级传承人149人,组建“传承人+教练员”双师队伍,通过招聘文艺人才、设立奖励机制壮大传承梯队;平台建设方面,建成9处传习基地、5个文化馆分馆,2024年更投资1180万元启动非遗体验馆项目,借助现代化手段全景展示非遗魅力。

在保护基础上,横山区更注重非遗的创新发展与活化利用,通过鼓励传承人开展授徒传艺、交流展示活动,搭建宣传创作平台;同时推动非遗与现代科技融合,利用互联网、新媒体拓宽传播渠道。2024年春节期间,横山老腰鼓展演全网点击量突破1.2亿次,不仅提升了非遗知名度,更吸引大量游客赴榆林体验,实现“文化引流、经济增效”的良性循环。